用他人身份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可能被宣告无效?

近日,我们公司接待了一起看似罕见但在现实中却不少见的案件。客户A来到DEDICA事务所,带着两本社会保险手册,两本都写着她的名字,但缴费时间却重叠。

故事始于15年前,那时她的妹妹还未满18岁,借用她的身份证到工业区的一家公司应聘。为了能尽快工作、不被年龄限制羁绊,妹妹用A的身份证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了六个月的社会保险后辞职。而A本人在同一时间在另一家公司合法就业。

多年以后,当她办理一次性社会保险提取时,才发现重复记录导致其信息“卡住”。正是在这时,她向DEDICA寻求法律帮助。

劳动合同签错身份:法律规定与处理方式

并非所有人都能预见以他人身份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现实中,许多劳动者,尤其是年轻人或缺乏法律意识者,为了“方便”借用亲属身份入职。但看似无害的行为,可能隐藏重大风险,尤其在劳动争议或社会保险权益处理方面。所以法律对此如何规定?若发生争议,又应如何应对?

劳动合同何时无效?

根据1994年《劳动法》第30条第1款和第4款(经修订),劳动合同应由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如果劳动者使用他人身份证明签约,显然违反此基本原则。

丽女士的案例,在《连池区人民法院》判决书67/2024/LĐ‑ST中就是典型例子。实际劳动者是她未成年妹妹,但合同及社保登记的是丽女士本人。这种欺诈行为导致合同自始无效。

法院依据社保机构出具的证明、相关文件及双方陈述一致性,宣告合同无效,理由是签约主体不符实。

维护权益的法律流程

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处理类似情况。以下是DEDICA指导A女士并代表其采取的步骤:

  1. 收集证据:包括社会保险手册、旧身份证复印件、现公司工作文件及社保机构证明,这些是证明时间重叠和身份差异的关键证据。

  2. 向区劳动和社会事务局申请调解:这是进入法院前的必经步骤。如调解失败或被拒(本案即属此情形),劳动者可依法提起诉讼。

  3. 向法院提起诉讼:在DEDICA协助下,准备齐全材料,法院公开审理并依法律宣告合同无效。

  4. 不请求其他补偿:本案中,丽女士仅希望解除一次性社保提现障碍,并未索赔。这是各方善意协商下的合理结果。

企业与劳动者如何避免“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被宣告无效,不仅会损害劳动者权益,还会令企业陷入法律被动、耗费资源、影响声誉。随着招聘愈加多元化复杂,从一开始预防风险就至关重要。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措施,能避免合同被认定无效呢?

法律视角下的有效预防方案

  • 企业方面:在签约前应严格核验应聘者身份,要求原件核对,不仅看证件,还要面对面确认身份,特别是在临时工或普工行业。如发现异议,应制作书面记录,先不签合同,待查实后再继续流程。

  • 劳动者方面:切勿借用他人证件入职。此举可能导致个人权益受损,也可能给他人带来法律纠纷。若不满足年龄或其他条件,应依法等待或选择合法途径就业以保障自身权益。

  • 及时咨询法律专家:在出现疑虑或纠纷时,及早寻求专业帮助,可避免争议升级或权益受损。

遇到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问题时,及时咨询法律专家是最佳选择。DEDICA成功代理多起劳动法案件,是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立即联系 DEDICA律所 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客服热线:(+84)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第三郡 Võ Văn Tần 路144号,Võ Thị Sáu 区
🕒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 – 18:00
首次咨询免费,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Previous
Previous

越南人与外国人离婚:若一方缺席,谁来代表?

Next
Next

在美国登记结婚,可以在越南离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