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债务义务转移给合作伙伴时 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公司签订转移支付义务的协议十分常见。这是一种灵活的财务工具,有助于缓解现金流压力或重组相关方的债务结构。然而,许多企业却陷入尴尬境地:受让方未履行承诺,导致纠纷缠身、耗时耗力、费用增加并损害声誉。

那么,法律如何规范商业交易中的民事义务转移?如果合作方拖延履约,企业应做哪些准备?

商业中支付义务转移是否合法?
根据《2015年民法典》第365–378条,民事义务(包括支付义务)可以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转移。在商务实践中,常通过三方合同、对账冲抵备忘录或其他独立协议完成转移。《2005年商法》并未禁止这一行为,只要其合法、合规且经各方清楚同意即可。

明确协议、保留证据
虽然法律未强制要求形式,但商业实践中应书面签署并加盖各方印章,内容包括:

  • 转让人、受让人和享有权利主体;

  • 金额、期限和支付方式;

  • 如果不履行的责任。

同时,保留原合同、交货单、发票、债务确认函及催款函等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可提供有力支持。

重置诉讼时效的重要性
在支付义务转移纠纷中,诉讼时效十分关键。许多企业误以为老债不可诉讼,但新的对账或冲抵协议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例如,Quảng Ngãi Bình Sơn法院就确认了2013年的新协议及后续确认作为诉讼时效起点。

协议后未履约可提起诉讼并强制执行
一旦有书面协议,享有权利方可依法起诉违约方索要款项。法院将据此确认义务是否成立,并可能裁定支付逾期利息。关乎“停业”“财困”并不构成免责理由。如对方未主动履行,权利方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降低转义务风险的建议
虽然转移债务不是问题,但需要严谨和策略。以下是实践经验:

  • 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明确支付时间表、违约后果,并可能由初始转让人提供担保。同步设定争议解决机制(调解、仲裁或诉讼)。

  • 核查受让人资信情况,包括其财务状况、法律地位和信贷记录,避免将义务移交给资不抵债者。

  • 定期对账并获取书面确认,最好有法定代表人签字以增强法律效力。

  • 在必要时及时提起诉讼,通过及时行动保护诉讼时效,稳固现金流和信誉。

在商业交易中,义务转移需审慎执行。一旦发生争议,企业可依托充分证据、定期对账和及时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助于企业不仅追回债务,还能巩固市场地位。

在追回被转移支付义务时遇到困难?
请联系 DEDICA 团队为您提供支持——从法律咨询、谈判协商到法院或仲裁解决纠纷,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法律专家和全面的策略,助您高效捍卫权益。

立即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咨询电话:(+84)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胡志明市第三郡 Võ Thị Sáu 區 Võ Văn Tần 街 144号
🕒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8:00
首次咨询免费,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

Previous
Previous

在越南离婚时孩子具有外国国籍的监护权问题

Next
Next

与中国丈夫离婚时的财产和子女抚养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