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未休年假可以要求支付补偿吗?
员工离职时常常会问:“我还没休完年假,公司能补钱吗?”这是员工与企业之间频繁产生分歧的问题,也曾多次成为法院审理的劳动案件。了解与年假相关的权益,是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
什么是年假补偿?员工对此有何权利?
年假补偿是指员工未休的法定带薪年假所对应的工资金额。根据现行《劳动法》,为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12个月的员工每年应享有不少于12天的带薪年假。如果员工在未休或未休完年假的情况下离职、被解雇或有正当理由离职,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这些未休天数的补偿金。
法律如何明确规定该权益?
自2013年5月1日起,《2012年劳动法》第114条明确规定:员工因辞职或其他原因未休或未休完年假时,应当获得相应的现金补偿。在此之前的相关法律也有类似规定。
但是需要注意,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和集体劳动协议可以对年假的使用期限和补偿条件作出补充说明。只要这些内部规定不违反法律,就具有法律效力。
在什么情况下,员工将无法获得年假补偿?
这是一个常被误解的关键点。许多员工以为只要年假没休就应该获得补偿,但法律及法院的判断都有明确前提:
起诉时效:员工必须在权益产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年假补偿,超过时效,法院可能驳回请求。
离职时间与申请时间:若员工知晓自己有此权益但未在合理时间内提出请求,可能会被视为自动放弃该权利。
公司规章和集体协议:若企业规定年假不得跨年使用,员工应在年内休完,否则失效。
缺乏明确证据:员工若未保留相关记录或请求付款的书面证据,法院可能驳回请求。
员工离职时应如何保障年假权益?
为保障合法的年假权益,员工需要主动记录并在适当时间内提出申请:
了解公司制度与集体协议
每家企业对年假使用和结转有不同规定。只要不违法并已公示,员工必须遵守。熟悉规定可防止因信息缺乏而错失权益。
在适当时机提交书面请求
离职前或刚离职时,应向公司提出年假结余确认,并申请补偿。切勿拖延,以免影响诉讼时效。
保留工资单、请假邮件等证据
年假余额、申请记录、人事回复等均可作为日后维权的重要证据。
若出现争议,应尽快寻求法律帮助
如员工发现离职后未获得应有补偿,应尽早联系律师或专业律所,掌握起诉流程和时效。
法院驳回案例:给员工的警示
某省法院曾审理一起案件,员工于2016年辞职,却于2020年才提出索赔2008至2015年累计65天的未休年假。法院驳回请求,理由包括:
公司规章明确规定年假不可结转至下一年。
员工曾任职高层,了解政策却多年未提出请求。
超过法定诉讼时效。
该案提醒我们:了解规定、及时行动和保存证据,是保障个人权益的关键。
结语
年假是员工切身的权益,但要依法主张,需掌握相关规定、把握时效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果您正准备或已经离职,想申请年假补偿,请不要拖延。
DEDICA 是一家值得信赖的法律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劳动争议处理经验,致力于帮助员工捍卫合法权益。 我们将协助您评估实际情况,提供及时且适当的法律方案,确保您的权益不被遗漏。
📞 热线:(+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 和 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第三郡 Võ Văn Tần 路 144 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0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