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给公司却沒留任何文件——能追回嗎?
企業內部資金調度,尤其是預先支付日常運營費用,往往缺乏正式書面記錄。當公司更換法定代表人或管理架構時,有關償還這些款項的法律糾紛容易爆發。這是越南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困境,但卻缺乏標準化內控機制來防範。
法律更新:公司內部借款
企業內部借款通常源於創始人、股東或高層之間的信任與靈活性。然而,在當前法律更加嚴格的環境下,未對內部資金往來進行清晰記錄,可能導致在員工或法人變更時引發糾紛。那麼現行法律對此類資金的償還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內部墊付款是否構成法定義務?
根據現行法律,任何用于公司運營且公司受益的資金——無論是否存在正式借款合同——若滿足以下條件,就可能被視為必須償還的債務:
借款人可證明資金已轉入公司賬戶,或被用于償付公司的合法債務;
公司無法證明該筆資金為贈與或無償資助;
該資金確實為公司經營帶來實質利益;
那麼公司即使未簽訂借款協議,也可能被判償還該資金。
法院如何處理類似糾紛?
近期越南各級法院的判例指出:
若前代表或高管為企業墊付資金用於工資、債務或維持營運,且該行為符合公司利益;
即便缺少還款承諾書,只要有內部授權、轉賬憑證或合作夥伴及員工的收款確認,就可作為合法證據;
當法人代表變更時,繼任者不能以“不知情”為由否認企業的償還義務,除非能證明存在舞弊或不當行為。
防範建議:企業應如何避免法務風險?
為避免被起訴或面對不明資產追回要求,尤其是中小企業應建立透明的內控機制。以下是實用法律建議,助您維護權益並保持財務穩定:
記錄所有內部資金往來
若個人為公司墊付資金,應簽署備忘錄、還款承諾書,或至少通過簽名郵件記錄時間、用途、金額及條件。及時更新法人及財務負責人資料
更換法人代表或財務人員時,應及時辦理工商、銀行、社保等變更手續,以確保交易權限與法律責任的連續性。建立透明的內部審批流程
構建部門與高層間的扣款審批制度。重大開支涉及個人資金墊付時,必須經董事會或財務總監審批,並留下審批與收據記錄。保持協商態度
一旦出現內部糾紛,應主動依據證據協商,避開訴訟,以維護企業聲譽並節省法律成本。
結語
法人代表的變更不會取消先前合法產生的財務義務。當個人資金被用於公司利益時,公司作為法人仍負有償還責任,不會因管理者更迭而免責。
DEDICA Law Firm 致力於協助企業建立透明、安全的內控法制體系,提升防範法律風險能力。如有疑問或需要專業諮詢,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 熱線:(+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總部地址:胡志明市第三郡 Võ Văn Tần 大道 144 號
🕒 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 – 18:00
立即聯繫 DEDICA,獲取首次免費法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