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南FDI企业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争议

在越南,随着投资环境日益开放、国际一体化不断加深,FDI(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不仅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法律挑战。其中,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争议成为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将更新相关法律规定、实践操作及纠纷处理指引,帮助FDI企业明确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路径。

一、新的法律规定:针对FDI企业的行政处罚管理

1.1 法律依据与关键修订

2020年《投资法》与第122/2021/ND-CP号法令

第122/2021/ND-CP号法令规定了在计划与投资领域中的行政处罚事项,对于FDI企业违反投资活动相关义务(如迟延出资、未按时提交投资报告、未进行投资监督等)将适用。

根据该法令,若存在未按时提交投资监督评估报告、未按规定调整投资项目、未按承诺足额出资等行为,将受到行政罚款并要求采取补救措施。

2020年《处理行政违法法》修订版

法律明确规定:企业或个人有权对行政处罚决定提出申诉。若不同意处罚结果,有权根据行政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该法还进一步完善了罚款幅度、申诉和诉讼的权利,确保公平原则的落实。

关于投资监督报告的规定——第05/2023/TT-BKHĐT号通告与第29/2021/ND-CP号法令

FDI企业需按照规定定期(半年或一年)或在项目调整时提交投资监督报告,并遵循统一格式及期限。若违反,可被处以2,000万至3,000万越南盾的罚款。

同时,还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如补充遗漏内容、按照法规重新提交报告、保存相关资料和报告模板等。

1.2 FDI企业在面对行政处罚时的现实困境

  • 法律依据不明确:部分处罚决定缺乏充分证据、行为描述模糊、不明确处罚对象或越权执法。在司法实践中,不乏FDI企业通过诉讼推翻处罚决定的案例。

  • 程序不合法:制作处罚报告或决定的时间超出法律规定、决定送达不符合法律程序,这些都可能导致法院判决撤销该决定。

  • 法律意识薄弱:许多FDI企业对申诉、起诉权利及应对策略了解不多,常常在收到处罚决定时措手不及,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二、FDI企业如何应对行政处罚争议

2.1 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流程

行政申诉

依据《处理行政违法法》及相关法律,企业有权提出申诉。第一步应向出具处罚决定的机关递交书面或口头申诉。

申诉书需包含以下内容:收到决定的时间、适用法律依据、处罚内容、申诉理由、以及撤销或重新考虑处罚的请求。

申诉时效: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或知晓决定/行为违法之日起,90日内提出申诉。

行政诉讼

若对申诉处理结果(第一次或第二次)不满意,FDI企业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15年《行政诉讼法》明确了诉讼程序:起草起诉状、递交材料、法院受理并审查其是否符合时效与管辖要求。

法院将审查决定是否存在程序性缺陷、越权行为、法律依据是否明确,以决定是否撤销或维持处罚决定。

2.2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建议

  • 在潜在风险发生前,FDI企业应充分了解投资登记证、企业登记证、122/2021/ND-CP号法令、2020年《投资法》及相关文件的内容。

  • 建立健全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投资监督报告按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完整、保存规范。项目有变动时,须及时办理法定调整手续。

  • 在出现检查迹象时,应尽早寻求法律咨询,仔细审阅违规报告、处罚决定是否具备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行为描述、法律依据等),以及处罚机关是否具备相应职权。

  • 一旦收到处罚决定,企业应优先考虑申诉或上诉,这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必要程序。准备充分证据材料如检查记录、处罚决定复印件、往来邮件、相关内部文件等,有助于申诉或诉讼成功。

三、结语

对FDI企业而言,行政处罚决定的争议是当前在越南经营中不可忽视的法律风险。尽管越南政府已通过2020年《投资法》修订版、2020年《处理行政违法法》、122/2021/ND-CP号法令等进行法制改革,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流程不规范、权限界定不清等问题。

为切实保障合法权益,FDI企业应主动提升法律认知,优化合规机制,并在遭遇处罚时及时采取有策略的应对措施(如申诉、诉讼)。

如果您的FDI企业正在面临行政处罚问题,请尽早联系专业法律团队,获取全面评估与高效应对方案,避免损失,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联系 DEDICA 律师事务所,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DEDICA 律师事务所服务热线:(+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春和坊武文坦街144号(胡志明市第三郡武氏六坊武文坦街144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 – 18:00)

📬 欢迎立即联系DEDICA律所,享受首次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Previous
Previous

外国投资者在越南建设海滨度假区所需的许可证

Next
Next

在越南解决出口农产品包销合同中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