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在越南房地产项目转让合同中的争议
在越南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环境中,项目转让合同 是一种非常复杂且蕴含众多法律风险的合同类型。当合同双方发生冲突、出现争议时——受损方是否能够有效地恢复自己的权益?以下是基于现行法律与实践经验的指南与分享,帮助你理解在房地产项目转让合同出现“裂缝”时应如何应对。
1. 法律背景与基本原则
1.1. 2023年《不动产经营法》与 2024年第96号法令
《不动产经营法》2023 年在房地产项目转让方面引入了若干重要的新规定,加强了法律条件,以减少潜在风险。
其中一个显著变化是:在转让项目时,被转让部分的土地使用权 不得处于争议、被主管机关受理或被查封用于保证执行。
而 2024 年 7 月颁布的第 96/2024/NĐ‑CP 号法令,用以指导《不动产经营法》的实施,对项目转让的手续与严格条件作了更清晰的规定。
1.2. 项目转让条件与需注意的风险
若一个房地产项目正处于争议之中,通常不符合法律允许转让的条件。如果双方在使用权存在争议或资产已被查封的情况下仍然进行交易,那么该合同很可能被宣告无效或被法院撤销。
转让方与受让方在签署合同之前,必须仔细核查以下要素:
法律身份:转让方必须确为项目投资者或合法有权转让者;
资产/项目状态:项目不得处于争议、查封或被暂停交易状态;
项目文件:包括投资批准文件、施工许可证、规划文件、投资批复等;
合同交易条件:合同须经公证,明确权利义务、付款进度、争议处理机制等。
如上述任一条件被违反,受损方可以选择诉请撤销合同或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具体方案视情况而定。
2. 争议解决方式及适用选择
当争议发生时,双方可选择以下几种途径:
2.1. 协商 — 谈判
这是最不对抗的方式。协商时需要注意:
发送 最后通知,要求对方履行义务(如支付、交付文件、转移资产、修正违约);
保留所有工作记录、邮件、短信、验收记录、检查记录等证据,以备将来进入诉讼时使用。
如果协商失败,受损方需考虑进一步法律手段。
2.2. 商事仲裁
若合同中事先约定争议通过仲裁解决,则仲裁是可选路径。仲裁的优势在于速度较快、保密性好、程序灵活。但若争议牵涉行政因素(如投资决策、土地回收等),仲裁机构无权替代国家机关处理那些事项,仍须法院或行政机关介入处理相关部分。
2.3. 向法院起诉
当协商与仲裁都未奏效时,起诉是正式保护权益的途径。关键点包括:
管辖权: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项目转让合同争议通常由省级或县级人民法院受理,视争议金额与资产所在地而定;
调解程序:对于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合同争议,无需在乡(社、镇)人民政府调解即具备起诉资格(依据《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04/2017/NQ‑HĐTP);
诉讼时效:《民法典》2015 年第 429 条规定,对于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争议,起诉时效为 3 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常见诉请:包括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请求撤销合同、请求赔偿损失、主张迟延付款利息等;
诉讼阶段:包括立案、审查、调解(若法院认为可行)、开庭审理,并在有上诉的情况下进入二审阶段。
举例而言:在一起项目转让合同争议案中,初审法院因对“商事诉讼费”计算错误被提起上诉,复审法院据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对费用进行了纠正。
3. 项目转让争议起诉的 5 步流程
许多律师事务所在处理项目转让合同争议时,都会运用如下五步流程为客户服务:
步骤 1 — 准备起诉材料
起诉状,明确诉求、事实与法律依据;
转让合同及其补充协议、交付记录、项目文件;
证据材料:邮件、发票、付款计划等;
当事人或法人的身份文件。
步骤 2 — 递交与受理
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诉状(依据被告所在地或资产所在地);
法院对材料形式与内容进行审查,若合格则予以受理并发出开庭传票。
步骤 3 — 初审阶段
法院通知双方参加,若条件允许开展调解;
各方阐述意见,可申请查验项目、要求鉴定;
法院作出判决:支持全部、部分诉求或驳回起诉。
步骤 4 — 上诉 / 复审(若适用)
不服初审判决者可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复审法院重新审查事实与法律,如有必要可撤销或修改初审判决。
步骤 5 — 判决执行
判决生效后,若败诉方不主动履行,则启动执行程序;
可采取强制措施:查封资产、收回项目权利、强制资产转让等。
4. 实战经验:提升胜诉概率的小贴士
构建严密证据链:合同应详细列出付款进度、违约处理条款、违约利息、交付方式、责任划分等内容。
合法发送最后通知:在起诉前发送正式通知,证明你已提出履约请求。
调查项目状态:若争议涉及地图、界线、基础设施、规划调整等问题,应进行实地调查或鉴定。
灵活选择争议方式:若合同包含仲裁条款,可先尝试谈判,再考虑起诉。
关注诉讼时效:一旦意识到权益被侵犯,切勿错过 3 年起诉时效。
聘请有房地产经验的法律团队:对于规模大、背景复杂、涉及规划或土地问题的项目,建议由深谙土地、投资及诉讼的专家协助。
5. 结论
房地产项目转让合同争议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争议类型,涵盖投资、土地、规划与合同法等多个领域。要有效解决争议,必须熟悉最新法律条件(如《不动产经营法》2023 与 第 96/2024 号法令),灵活选择争议方式,严密整理证据,在法定时效内行动,并在关键节点上得到专业法律支持。
联系 DEDICA 律师事务所,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DEDICA 律师事务所服务热线:(+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春和坊武文坦街144号(胡志明市第三郡武氏六坊武文坦街144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 – 18:00)
📬 欢迎立即联系DEDICA律所,享受首次免费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