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解决国际海运合同争议的方案
第一部分:为什么在越南,海运合同纠纷频繁发生?
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货物——无论是集装箱、机械设备、原材料,还是其他特殊货物——本身就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不少案例涉及交货延迟、货物损坏、遗失,或者是承运人与租船人之间在履约责任上的不对等,导致长期的纠纷。
根据《2015年越南海事法》第145条,海运合同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协议,其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限制。但事实上,越南尚未加入《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或《鹿特丹规则》等重要国际公约,这使得在实际处理争议时,法律适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不一致。
常见的争议焦点包括:
不仅限于运费或责任纠纷,还涉及以下问题:货物申报错误、提单内容不准确、起诉时效、运输执行方不明确、以及保险责任分配不清。
有时即使合同文件并不完整(如缺少模板页,仅部分签章),法院仍可能认定合同有效,只要主要内容连贯且具备清晰的法律效力。
第二部分: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
1. 协商 – 和解:快速、保全商业关系的明智之选
协商始终是最值得优先考虑的方式。当双方仍有诚意时,邀请一位熟悉海商法的律师参与沟通,是解开法律死结的高效手段。在和解程序中,还可以邀请第三方中立机构介入,以实现利益平衡,并相较诉讼节省大量时间与费用。
2. 商事仲裁:灵活、保密、执行效率高
当协商无果时,若合同中已包含仲裁条款,争议可交由商事仲裁解决。《2010年越南商事仲裁法》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仲裁机构,如:VIAC、VCCI,或国际机构如新加坡SCMA、伦敦LMAA等。仲裁程序迅速、保密,裁决具终局效力且必须执行。
3. 有管辖权的法院:当仲裁无效或不适用时的最后选择
若合同未设定有效仲裁条款,或其中一方拒绝参与仲裁,法院即成为必要途径。根据《2015年民事诉讼法》,企业之间的商事争议可提交法院审理,尤其适用于涉及明确损失、要求赔偿的案件。
实际案例:胡志明市上诉法院曾承认一份部分缺页的合同的法律效力,理由是主要内容已被签章并具备明确的收货行为。
第三部分:典型案件中的实务经验与建议
准备清晰完整的证据资料:例如,由船长出具的海上抗议书(Sea Protest)是发生海上事故时的重要证据。
主张承运人丧失责任限制权利:若承运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货损或延迟,租船人有权要求超出责任限额的赔偿。
明确适用法律及起诉时效:国际货运合同中,通常应写明适用法律或国际惯例,同时应密切关注诉讼时效,以免丧失法律保护权利。
结论
国际海运合同的争议通常源自合同不明确、法律效力不足或在事故发生时缺乏透明证据。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
协商、和解 —— 保留商业合作关系
商事仲裁 —— 快速、保密、具有强制执行力
法院诉讼 —— 当仲裁不可行时的最终选项
联系 DEDICA 律师事务所,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DEDICA 律师事务所服务热线:(+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春和坊武文坦街144号(胡志明市第三郡武氏六坊武文坦街144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 – 18:00)
📬 欢迎立即联系DEDICA律所,享受首次免费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