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公司与外国客户之间的软件外包合同争议
1)争议发生时的适用法律框架
法律基础
大多数软件外包合同属于商业服务提供活动,因此首先受《2005年商法》的调整,涉及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违约救济(违约金、赔偿、暂停/中止/解除合同等)。
合同的一般原则、当事人资格、合同形式、效力、损害赔偿、迟延利息等,则依据《2015年民法典》。
仲裁与法院
对于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企业通常选择商业仲裁来解决争议,因为仲裁具有灵活性及裁决的国际可执行性。根据《2010年商业仲裁法》,若双方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可受理因商业活动产生的争议。
若选择 VIAC(越南国际仲裁中心),程序应遵守《VIAC仲裁规则》(自2017年3月1日生效),包括起诉书、仲裁员指定、临时措施及仲裁费用等规定。
对于涉外合同,适用法律的选择具有决定意义:若双方未约定,仲裁庭有权适用其认为最适当的法律。
电子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自 2024年7月1日 起,《2023年电子交易法》正式确认数据消息与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同时建立承认外国电子签名的机制(符合条件时)。
这对于越南公司与海外客户远程签订外包合同尤为关键。
软件外包中的个人数据与网络安全
若合同涉及用户数据处理,企业须遵守《第13/2023/NĐ-CP号法令》(个人数据保护法令,PDPD)及相关义务。
若属于网络或应用服务,还须关注《第53/2022/NĐ-CP号法令》(《2018年网络安全法》实施细则)关于数据本地化和设立分支机构/代表处的要求。
总体而言,当争议在越南发生时,适用的法律结构通常包括:《商法》+《民法典》(合同/民事部分)、争议解决机制(仲裁/法院)、电子交易规定,以及涉及知识产权、数据与网络安全的特别层面。
2)导致软件外包争议的典型风险
工作范围不明(Scope Creep):功能或验收标准描述笼统,缺少详细SOW(工作说明书),缺乏性能/安全KPI,无变更管理流程及成本、进度调整机制。
进度与延误:未设定里程碑、无合理延长机制、无明确违约金与赔偿条款。(越南法律允许在商业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应明确比例、计算方式及两者关系。)
付款与验收:付款未与阶段性验收挂钩,缺乏“完成”、“重大缺陷”、“保修期”定义。
知识产权(IPR)问题:未明确源码、文档、设计的所有权/许可;缺乏“委托开发成果(work made for hire)”条款;未建立处理著作权侵权的机制(依据《2022年修订知识产权法》)。
保密与个人数据:NDA不够严密,未对数据分类,未将PDPD与网络安全义务写入合同,易导致泄密争议或行政处罚。
法律适用与管辖:模糊约定(如“适用国际法”)或仲裁条款内容不全,可能导致无效。
3)从谈判到签约阶段的预防策略
标准化技术说明与变更管理:附上详细SOW、KPI框架(速度、安全、承载能力)、测试及验收标准、如有维护则制定SLA。所有变更须经“变更请求(Change Request)”流程(描述→评估→批准→更新)。
分阶段付款条款:付款应与验收挂钩,可设置**保留金(retainage)**以促使及时修复缺陷。
违约金与赔偿:明确延误的罚金计算方法、比例及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合理替代供应商费用),依据《商法》作为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明确化:规定源码归属、许可范围(独占/非独占、地域、期限)、第三方库使用及侵权担保与补偿(indemnity)。依据《修订知识产权法2022》。
保密与数据保护:区分数据类别,说明技术措施(加密、权限、日志);规定泄露应急及通知程序;涉及越南用户数据时,遵守《第13/2023号法令》及《第53/2022号法令》。
跨境电子签名:使用符合《电子交易法2023》的签署平台;签约方在境外时,确保其电子签名可获越南承认。
推荐争议解决条款:
仲裁机构:VIAC越南国际仲裁中心;
语言:英语/越南语;
地点:胡志明市/河内;
仲裁员人数:1或3名;
适用规则:《VIAC 2017年仲裁规则》;
适用法律:越南法律(或明确指定的其他法律)。
4)争议爆发后的处理步骤
第一步 – 紧急保全证据与合规
启动法律保全机制(legal hold),锁定代码库、项目管理系统(Jira、Git、CI/CD)、邮件、聊天记录等;创建仓库及测试日志快照。
审查保密与数据条款,及时修正,以降低依据PDPD/网络安全法的行政风险。
第二步 – 重新审阅合同与附件
检查违约通知、补救期限(cure period)、“重大缺陷”标准、验收及保修机制。
根据《商法2005》《民法典2015》量化索赔请求。
第三步 – 战略性谈判
提出具时间节点的修复方案,优先实现“最小可行功能”(MVP),同时准备替代供应商方案(cover)以证明损失合理性。
第四步 – 仲裁/法院
若存在有效仲裁条款:依据VIAC规则提交仲裁申请,并考虑临时措施(如禁止披露源码、禁止继续使用争议IP)。
若无仲裁条款或无效:向越南法院起诉并申请相应的临时措施。
第五步 – 裁决执行
越南国内仲裁裁决可依据《2010年商业仲裁法》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则可依据国际条约或民事诉讼法经承认后在越南执行。
5)越南软件外包合同中的“黄金条款”
定义与范围:术语、编码标准、开发/测试/生产环境、详细SOW、验收清单。
进度与验收:分阶段交付计划(sprint/milestone)、检查与接受/拒绝期限、UAT机制、保修期及范围。
付款与担保:付款与验收挂钩、保留金、逾期付款的暂停权、必要时提供履约保证。
违约救济:按比例或阶段设定罚金、合理损害赔偿、重大违约的暂停/终止权(依据《商法2005》)。
知识产权与许可:源码、文档、设计的所有权及使用权;知识产权补偿;开源代码与第三方许可管理;软件著作权登记。
保密与数据安全:等同ISO 27001的安全标准、数据分类、PDPD/网络安全合规、事件通报、合规审查。
电子签名与存档:明确签署平台、电子签名标准、签署日志保存方式,符合《电子交易法2023》。
法律适用与仲裁:选择越南法律(或具体法律)及VIAC仲裁,指明语言、地点、仲裁员数量,引用VIAC规则。
6)常见实务问题
CISG是否适用?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仅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而软件外包多为服务合同,通常不适用。若合同含有“软件产品销售”成分,可另行约定适用法律以避免争议。
线上签署的合同在越南有效吗?
有效。只要符合《电子交易法2023》关于数据消息与电子签名的规定;外国电子签名在符合法律条件时也可获认可。
越南用户数据必须存储在哪里?
视服务模式与企业类型而定,有些情况下必须在越南本地存储数据或进行跨境数据传输评估(依据《第53/2022号法令》),同时遵守《第13/2023号法令》(PDPD)关于数据主体权利与保密义务的规定。
7)结论
随着越南软件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在合同中做到“法律扎实、条款严密、流程规范”,以最大限度降低争议并保护权益。
当风险出现时,应依据《商法》《民法典》、VIAC仲裁机制、《电子交易法2023》、PDPD及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框架,在越南有效处理。
通过标准化合同、强化变更管理、明确知识产权与数据责任、合理选择适用法律与管辖,越南企业将能巩固自身优势,赢得国际客户在越南市场的信任与合作。
联系 DEDICA 律师事务所,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DEDICA 律师事务所服务热线:(+84) 39 969 0012(支持 WhatsApp、WeChat、Zalo)
🏢 总部地址:胡志明市春和坊武文坦街144号(胡志明市第三郡武氏六坊武文坦街144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 – 18:00)
📬 欢迎立即联系DEDICA律所,享受首次免费法律咨询服务!